10.19.2008

如果說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

如果說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請問,幾歲才算年輕人?

最近幫朋友在msn上問工作消息,
結果答案是台灣現在有很多創意人員正在流浪。
這是我原本沒有預期到的結果,
有人回答香港有工作機會,有人回答大陸有,
要求的是高資歷和語文能力,
回過頭來看台灣,幾個朋友也在廣告圈打滾幾年了,
經驗足夠也有熱情丟出新的idea,年紀也才三十幾,
但台灣的廣告公司目前大多只找資淺的copy和art,
曾經代表能力的「資深」二字變成意外的包袱。

當公司創意環境裡大部份是新鮮人時,創意產出就是不成熟的定論未免太偏狹;
但只有少數資深人員去QC,是否會缺乏其他可能的激盪或討論?
雖然剛入門的新人可能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新想法,但如果沒有在較平等的環境上對話,
創意的的產出是否只會變成一連串服從的指令?
而這些新人過了幾年以後,是否也要面對現在資深人員面對的現況,
那麼,一個沒有未來長遠可能的職業環境,還可以吸引什麼樣的人加入?
這些被人事成本考量犧牲的人,又要去哪裡?

似乎公司思想的僵化,並不是來新面孔就可以解決的,
新人有一天也會老,整體公司文化和廣告產出的活化,才應該是問題的核心。
廣告業不容許「老」的存在,但沒有清楚的定義,
是執業人員的年紀老?還是資歷老?
和上兩項相比,思想保守老舊不才是最可怕的嗎?

廣告人應該擺脫這種沒有明天的氣息,
在一直顧用新人的過程中,公司相對也在持續消耗心力和成本做人員的謀合,
資深的人員也應該要調適自己的心態,
曾有一位完稿人員被公司資遣,她私下表示現在工作難找,大家都要新人,
但其實她待在公司多年,對Copy、對AD和AE的態度都是老大心態,
只要是要求她幫忙的工作便會大呼小叫喊累拒絕,
除了轉檔排字以外的工作,其他都不做,
斤斤計較自己為公司付出了多少,忽略了完稿其實也是整個創意工作團隊裡的一環。

雖然說大家沒有在卡位是騙人的,
但如果創意工作只淪為卡位,那麼廣告公司和效率不彰的公務機關又有什麼兩樣呢?
廣告代理商在做的品牌活化,也許應包括自身,
找出問題後,也許會發現要丟掉的老梗不是有形的員工,
可能是老闆的管理決策方法,甚至是廣告公司和客戶長年的合作模式造成的官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