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2016

聊天室裡的同學會

這陣子國小同學開始召集起來,開了Line的群組,大家也在facebook裡活躍地互動。中年人了,大家都聊聊孩子、家庭、工作,有時候扯一些小時候的瞎事。Line的群聊十分混亂,有只顧著講自己事情的人,有沒跟上對話的人,還有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插入的各種動態貼圖。

我覺得如果小時候或青春時期,在人際關係方面有焦慮感的人,進入這種社群聊天室應該更憂鬱吧(笑)。不管自己現在成為什麼樣的人,許多互動的模式,也許在很久以前就已經確定下來。所以才會不斷地有戲劇作品編出回到17歲這種劇情。青春的焦慮不管是否已經是過去式,還是永遠存在。

8.26.2016

我希望就算是鳥事也很屌地做它

我最近有個朋友進了奧美。奧美在我年輕的時候,是廣告人的夢想,我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是。這位朋友平常發文量不多,但感覺很需要告訴大家他進了奧美這件事情,所以即使是像我這種很少使用facebook的人,也很巧合地無法錯過他那篇熱門的貼文。

我因此想,是自己創造一個很知名的品牌比較厲害,還是加入一個很知名的品牌比較厲害?哪一種才是真正的挑戰?是你名片上的title比較重要,還是你工作快不快樂比較重要?

好像曾經聽過這個問題:是在一間大公司做鳥事比較強,還是在一間小公司做屌事比較強?

文創公模

我想問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說自己在做文創的人,就一定要鴨舌帽+小鬍子+黑框眼鏡?做創作的人怎麼能忍受這麼千篇一律的刻板打扮?而想像中做文創的人為什麼不能是皮膚黝黑、髮鬢斑白的阿伯或阿桑?為什麼一定要是斯文的年輕人?在電視新聞裡被訪問,做文創的人為什麼看起來都像是靠爸族,拿父母的錢還說得真的像是自己打拼出來的資本?我們不是討厭靠爸族和菁英主義嗎?但為什麼對聲稱自己是做文創的靠爸族例外?難道沒有人意識到,檯面上的文創都不是真的文創業,都是在賣唱片賣食品,只是流行什麼就用什麼包裝,這樣很類似的文創,怎麼都看起來不夠有創意?

真實地活著

我最近在一部電影裡看到主角們在討論,面對現實的勇氣,剛好這件事情,也是我最近思考的問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現實變成人們必須逃避的存在,而不是美好的真實呢?人類努力地改進(也努力地享樂破壞)這個世界的環境,但人們真的有活得比較快樂了嗎?還是藉由科技創作出的各種新娛樂新體驗,人類反而變得更加不想面對真實、面對生活? 那些深夜還在公園抓寶可夢怪獸的人們,難道是被逼著離開被窩嗎?那些不吃飯熬夜追劇的觀眾,難道不也是心甘情願地守在電腦手機前面?人們這麼努力地想活下去,但又為什麼這麼努力地逃避「生活」?是因為「活著」,真的太累、太難了嗎?

8.25.2016

愛恨韓國

關於韓國,週遭的人不是很討厭,就是很瘋狂的喜歡。有人瘋狂地追劇追偶像,也有人總是為他們在運動賽事不大光明的求勝感到憤恨不平。

我最早接觸的韓國,是和家人一起看《火花》這部韓劇,然後接著又看了像《藍色生死戀》、《冬季戀歌》這些情情愛愛的韓劇。從家裡搬出去以後就不看韓劇了,反而開始看韓國電影,金基德在臺灣還不那麼有名的時候,就開始看他的作品,自己一個人在冷清的電影院裡,消化著金基德作品的後座力。《我的野蠻女友》笑笑著看完,覺得還好。又看了《觸不到的戀人》,也覺得還好。之後韓國的風潮好像有點退燒,偶爾回家和家人一起看了觀念形式都很傳統很保守的韓國家庭劇,覺得很煎熬,丈夫外遇、媳婦被婆婆虐待、私生子的復仇⋯⋯這些,很能夠摧毀人想像力的生活劇。之後又斷斷續續地看了幾部韓片。也會看到像是《空屋情人》、《生命之詩》這種強度力道完美的作品,一直喜歡韓片勝過韓劇。再一次願意看韓劇,好像已經是前兩年才開始的事情,直到臺灣電視台轉播,想了解為什麼紅的原因,用一種觀察社會指標的動機,才看了《來自星星的你》。日前看了很感動的韓劇,則是《未生》。

在韓劇的推廣中,我想很難否認《來自星星的你》關鍵性的存在,就像某個明星演藝生涯裡出現的重要作品,可以從此定義這個演員地位的作品。如果說從前韓劇的外銷努力,是為韓國打開了舞台上的spotlight,這部韓劇就是奠定了韓國在亞洲文化輸出的霸主地位。雖然它的故事很⋯⋯妙,是不容易說服觀眾的劇情,外星人與大明星的生死戀愛故事,非常天馬行空。但韓國用成熟的處理手法,巧妙地包裝出高分的商業作品,演員長得好看,演出自然,編劇加入細膩的生活觀察,用簡單的小互動,克服了這2位主角缺乏真實存在感的疑慮。還有導演節奏特寫的拿捏,燈光美術的掌控能力,觀眾對金秀賢從陌生到驚喜,全智賢從容的喜感活絡了談情說愛純粉紅色的尷尬單調,還有生死攸關高潮迭起的故事線,畫面好看、演技到位、劇情精彩、音樂動聽,不管從哪個面向來看,都是個完整好賣的好商品。

《未生》則是宣告了韓劇的完全成熟。通常韓劇的強項就是俊男美女的愛情戲,但《未生》在製作水準、戲劇鋪陳、內容深度和類型行銷上,都更顯示出韓國已經擁有成熟的團隊資質,已經掌握了舉一反三的訣竅,在操作愛情戲之外的主題上,也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和信心。從圍棋的觀點移轉到人生,動人深刻地描述職場生態和生存哲學,而且幾乎沒有愛情戲;還在戲劇格局上開展,成為第一個在中東約旦拍攝的韓劇團隊(前一陣子大紅的《太陽的後裔》則是跑到希臘拍攝。)雖然《未生》對部份習慣看愛情戲的觀眾來說,是偏硬的路線,但《未生》不管在韓國本地和亞洲都十分受歡迎,這也顯示出另一個目前其他亞洲國家無法與韓國比拚的項目:就是野心。

我只看過島耕作的漫畫,但沒有看過未生的漫畫,如果硬要比較島耕作漫畫和韓劇未生這兩個作品,我反而覺得《未生》比較實際。不像島耕作永遠都會"safe",在現實的工作環境中,不表態不巴結還能步步高昇的機率近乎零。(更別說島耕作不可思議的女人緣)相較起來,雖然未生裡有部份橋段對張克萊的能力展現,有一點點戲劇安排感的嫌疑,還有部份職場上的覇凌歧視可能不像未生戲劇中那麼露骨明顯,但是上班族那種無力反擊無可選擇又窒息不見血的點滴日常,領薪人肩頭卸不下來的陰魂鬼魅,未生從點到面的確都詮釋到位。

韓劇還有另一個強項,就是重組包裝的功力。比方說像是《急診男女》和《不要戀愛要結婚》這兩部韓劇。這兩部戲嚴格來看,它要講述的內容觀眾都猜得出來,故事的舖陳偶爾也有原地打轉的情形,可是還是可以輕鬆地看完,就像是到了一間裝潢氣氛好的餐廳,打開菜單卻看到牛排是重組肉一樣,雖然心裡有疑慮,但吃進嘴裡的滋味還不錯,有種吃不出來不OK的感覺。不知道算不算是韓國破解了方程式,只要找到核心的行銷獲利公式,再來怎麼賣如何賣都只是轉換素材的問題。

韓劇和韓國流行音樂的另一個特色,就是超乎想像的數量和速度。這部片這個團沒有觸及的目標觀眾群,下一部下一團就還是有機會。推陳出新的速度之快,推出的音樂團體的數量之多,是讓人驚訝的進度和效率。

我手機裡的音樂資料庫,最早是Radiohead,後來變成椎林名檎和Mr. Children,現在則是有了韓國流行音樂。音波透過耳機傳進身體裡,在當下,除了歌手的歌聲就聽不到別的,就像有人在你耳邊講話一樣,接下來看到這個歌手,光是認出聲音,就會覺得很熟悉,好像和這個人認識已久。戴耳機聽音樂,其實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決定了人想把自己放在什麼樣的情境裡。只是人們對於聽音樂這件事因為太理所當然而變得無感,流行音樂一旦進入了一個人的手機,就等於進入了這個人私人的生活,只要跨過了這個門檻,接下來的行銷就會事半功倍,我覺得這樣的進程就像是當下年輕人與KPOP的關係。

影歌交叉行銷的情況,在韓國更明朗化,會唱歌跳舞的人來演戲,演戲受歡迎的人來發行單曲,兩兩互相加乘效應,本來只是一首歌或一部戲認識的明星,像是種子一樣生根以後串連周遭,將觀眾引導到下一部戲或新發行的專輯,讓觀眾認識越多了解越深。

眾多的男團女團可以展現出來的商業格局,是許多人忽略的。並不只有流行音樂的市場,我覺得影響最大的層面,反而是培育明星的環境和優勢的交接傳承。不斷地有年輕人(而且包括韓國以外的年輕人)投入這個產業,他們很早就開始儲備能量,學習著如何呈現出最好的自己,習慣鏡頭、鍛鍊身型,不斷地有新血加入,讓這個產業更加活絡
。隨著這些人漸漸成熟,就可以跨界操作,集結原本領域的人氣,讓這個跨界的交集點收益放到最大。像是選秀的實境綜藝節目《produce 101》和《unpretty rapster》,不管是從練習生狀態就開始放送培養的人氣;或是把女團打散、偶像和實力rapper求出mix的最大值,都是經過成熟的商業計算與操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了模式也必須要有軟體,茫茫「團」海中,製作人PD可以用的「人材」太多太多,而這種有許多大量商品等著賣等著收錢的商業模式,才能稱得上是「產業」。

就像好萊塢之所以可以被叫作industry,絕對不只有幾位漂亮臉蛋的大明星就足夠。這也是我之所以羨慕慕韓國文化創意工作者之處:作品有更多露出的機會,不管是從事編劇、燈光、音效、配樂,或是化妝師、造型師、攝影師⋯⋯從有名氣的演員或歌手,到有名氣的戲劇製作團隊,擁有了在亞洲發聲的舞台,對於創作者來說,就等於有了更大的市場、預算和創意空間來傳達自己的創意。

島國內需不足,必須把眼光看得更遠的宿命,韓國人算是非常積極。動輒上億的KPOP商機也讓韓國人有更多國際合作的籌碼,男團SHINee成員泰民的單曲,就已經由美國創作歌手火星人Bruno Mars布魯諾參與了主打歌的製作;美國影星連恩尼Liam Nesson也參與了美韓共同製作拍攝的電影《代號:鐵鉻行動 Operation Chromite》,與韓星李政宰李凡秀一起演出;傑克布萊克Jack Black甚至到韓國錄了一集《無限挑戰》;進軍美國市場,看起來像是不可能的任務,但這也是韓國人不肯放棄的美國夢,而且看來正努力一步步地實現中。

其實不管是早期文化強勢輸出亞洲的日本(到現在其實也仍然是),或者是這二十年間崛起的韓國, 我覺得他們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自有民族文化的信心和賺錢的野心。我曾在一部韓國電影裡,看到劇中的角色們在討論讓韓國全體國民變得有錢的重要性。國家的競爭力原來和國民的經濟購買力非常相關,關於這一點,我們臺灣是不是太晚發覺呢?我沒趕上「臺灣錢淹腳目」的美好年代,只感覺到一路下滑的民族自信和國民所得,我其實覺得臺灣人很難不鬱悶,想要輸出介紹自己,連自己是個獨立的國家都不能說,在奧運會場拿著自己國家的國旗這麼單純的加油行為都不能做,而為了錢為了市場每個明星都會在微博說自己是「中國人」。

其實越了解韓國文化,就會對於他們熱愛整型一點都不意外。為什麼要整型呢?因為就算是假的,就算用ㄍㄧㄣ的也要做出樣子,這是個性急、信心不足、好面子又好強的韓國人會選擇的作法。其實明星整型也不是只有韓國人才有,只是韓國演藝圈整型真的太常態了。還有因為對自有的東西不夠有自信,所以會喜歡把其他國家的文化拿來加冕在自己身上,才會流傳著讓人反感的-連孔子也是韓國人這樣的說法。

有人大罵韓國人打球髒,小動作一堆,其實這也不用意外,就像怕自己輸在起點,用後天整型的作法求勝,體育也是一樣的,「勝利」才是他們最在意的,過程不重要,不然就不會忍著劇痛埋葬過去也要整型,因為太想要贏,所以不計手段。PSY在義大利被噓不是意外,討厭韓國人的運動態度也絕不只臺灣而已,這也是韓國要賣歐巴的原因,追劇追偶像的飯迷粉絲通常都不熟悉體育賽事,而對於其他亞洲國家的男性消費市場,賣清純的學生少女,或是長腿豐胸的女體永遠管用,這也是韓國女團不斷有突破尺度的mv的原因。

當我們在看日劇或日本綜藝節目時,通常不會太有「國家意識」,不管是大胃女王,或是以前的電視冠軍、過年時段的紅白歌唱大賽,都在自然不過了,並不會有一種被日本文化輸入的不適感。但有的人對韓國就比較敏感。我看著韓團的mv,臺灣目前的mv水準,大概算是韓國的6、7年前左右的狀態,在這段時間,韓國的確下了很大的功夫,極快速極積極地,飛速地提昇自己的水準,提出了容易入口的菜色,人人皆有共鳴的內容,用一種總結亞洲文化的大勢態度,向西方國家強勢地介紹了自己。推陳出新的速度和數量超乎想像,掌握了竅門之後,就可以舉一反三,用倍數加乘,在不同的產業面向裡,真正地超展開。

天時地利,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人們正在反思自己的角色,而西方文化的魅力也正在趨緩,大家回頭檢視自己是誰的時候,韓國人的亞洲臉孔,反而在亞洲市場裡找到更多的共鳴。而韓國也利用韓流,成功塑造了溫柔個性、細緻五官的男明星們做為「外銷」的代表商品,前幾年聽說歐洲正在流行動漫風,韓國藝人(不論是先天或後天的)纖細細緻的臉孔外型,也成為許多歐美年輕人傾慕的對象。

但韓國文化的外銷也有明顯的瓶頸。就像整型,外貌過了一段時間會走山,用ㄍㄧㄣ的撐出來的表面也會崩壞。韓國的一切並無法真的像韓劇裡那麼美好,任何一種生活都是有重量的,螢幕裡唱跳的KPOP偶像,和特別角度打光的歐巴們無法支持應付人們生活裡的各種難題;所以韓劇韓綜的角色就是人們逃避的出口,人們靠追劇逃難放空。只要有生活歷練的人就會發現,KPOP和韓劇是多麼地不食人間煙火,是用包裝和用青春的糊出來的模樣,所以年輕人或害怕變老的人,比較容易迅速地拜倒在韓流的文化裡,因為它酷、它看起來不費力而體面、它夢幻美好、它只要談情說愛就好--其實都是因為它不是真的。

也許有人認為韓劇太膚淺,但這項特色可能正好符合這個時代想要的,要逃離現實的人難道會去解數學算式來放空?當然是需要越簡單的東西越好,就像彩色的水果糖,看起來漂亮,還沒放進嘴裡就聞得到香料的香氣,就算不是天然的也沒關係,在吃之前就知道即將會嚐到的口味,這種視覺美觀又不用花精力理解的安心感才是人們所追求的,達到它放空療癒的效果。
韓流這種淺層溝通的問題也找到了解決方法,就是讓人來不及反應的極快速變形。因為本質是空虛的,所以吃不飽,所以要一直推陳出新,這樣就不會有人有時間想到,其實吃到的東西都是類似的、加工的,因為化學公式組合,結果都會差不多。

據說韓劇有三寶,「車禍癌症治不好」,但看來就算是老哏重組,韓國人也找到了破解碼,找出與自己有關聯而世界又能理解的銷貨方式,知道不能再一直賣韓服和阿里郎,kimchi也要用時尚的方法來推銷。什麼時候臺灣也可以掌握那個門路呢?只知道補助流行歌手發片辦演唱會、或扶植政治正確的民俗工藝的政府文化部門,什麼時候才會開竅?看看那些拿了補助卯起來拍的各式學生劇和偶像劇吧!在不叫好也不叫座的情形下,燒了那麼多政府的錢,似乎都還沒有意會到,結果既沒有掌握市場,也沒有掌握藝術價值⋯⋯給錢的和拿錢的,好像都還沒有想清楚啊。

5.24.2016

他們還不了解台灣

去年因為工作,去了香港、日本、和中國一趟。這是我第一次踏上中國,進入中國海關的時候,有「中國公民」和「外國人」兩種閘道可以選擇,團員們走往外國人那側,人很多,沒一會兒被同行的老前輩「指點」,要大家去排中國公民那幾個閘口,說這樣通關才會快。這位前輩其實不喜歡中國,平時會不自覺說出對中國落後的刻板印象,但是是標準的機會主義者,沒有原則這回事,唯一只對錢輸誠。

我和同事拿著飛機上發送而現在用不著的「外國人入境申報表」,和老前輩們一起入關。後來我問別人,聽說有堅持走外國人閘道的台灣旅客,但在通關時被中國海關人員指示,「請走中國公民通道。」

前一陣子在書店看到了一本書,《地圖上不存在的國家》(An Atlas of Countries That Don’t Exist: A compendium of fifty unrecognized and largely unnoticed states),在書本最中央的騎縫處翻開,就是台灣。

我從小在這塊土地生長,從來沒想過這件事。從沒想過自己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人民。在那本書裡,台灣之後就是介紹西藏。但「怎麼會這樣?我們和西藏不一樣啊!」心裡出現了這樣的聲音,這種典型地只用自己的看法理解世界,只關心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無法站在高處全面掌握整體狀況的習慣,可能是台灣人樂天知命的優點,也可能是致命傷。「中華民國」這四個字只剩小時候課本裡寫的,遙遠廣大的國土和風俗民情,和硬是死背的地理歷史。聽說之後幾屆的教科書,已更改了內容,把教學重心改轉向台灣本身。

在 《地圖上不存在的國家》書中提到,對這個世界上其他人而言,「中國」和「中華民國」,是兩個重疊的名字。我走在北京的胡同裡,隨便看到的、摸到的、吃到的東西,都是難以想像的歷史文化的遺產。有數千年的人民,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嘴裡的食物,也是有著數千年的傳承。

有一種壯觀,是會讓人說不出話的,中國的風景就是這樣。雖然中國的軟體和人民文化素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努力,但那些浩浩蕩蕩的古老遺跡,是讓人無法否認的。就算台灣擁有自己的價值,但不論是站在經濟價值上考量,或是文化資產的質量上考量,台灣都難以取代、否認中國所擁有的龐大資源的這個事實,因為中國政府才是中國國土的擁有者。從前當政者只是利用台灣,造成台灣現在進退兩難的局面。而中國也不會一直維持這樣,隨時準備好轉變的中國,不出幾年,便會大力地輸出中國文化,而依照中國目前擁有的資源來看,應該很難有敵人可以與之匹敵。

據說美國夢工廠在近期開拍了美國版的《攻殼機動隊》,日前為了女主角草稚素子由史嘉蕾喬韓森,這位白人女性來飾演亞洲族裔的角色,"Whitewashing"的爭議引起了不小的風波,但在記者訪問日本民眾時,看來大家的反應還蠻平靜的,覺得史嘉蕾很漂亮,由她來演出會很不錯⋯⋯之類的正面評價。雖然大部份在西方國家工作的其他族裔人士都知道,選角時會傾向於選擇白膚色的人,因為人們喜歡比自己膚色更白的人出現在螢幕裡,但因為在日本國土內並沒有被白人意識打壓的壓力,所以看待這件事的觀點和立場也就會開放許多。(今年的奧斯卡,膚色這件事也被主持人調侃了,大致上提到說白人女性只要發明魔術拖把就可以被拍成電影,非裔美人則必須是偉大的醫生、球員,要到神人等級才行)

這可能可以解釋了為什麼台灣在面對大陸問題時,避不掉的綁手綁腳的牽制感。因為變得提心吊膽,步步為營,選擇要代表自己的文化符號時,也要閃避這個迴避那個。不像韓國人是積極使用加法,試著把韓國變成亞洲精華的匯集地,因為太過「積極」,甚至有之前曾發生「什麼人都是韓國人」這種有爭議的說法出現。在這樣的競爭中,台灣人卻是很不可思議的,試著減掉所有類似於中國的關聯元素,然後發現切割了歷史,自己也所剩不多,而且又不夠團結,短視近利的人一堆,不像韓國人非常團結,不像日本人追求高美學和高品質,台灣在文化呈現上端不出精緻有內涵深度的菜單,又顧慮太多不敢表現自己的特色,所以在民族意象、觀光文化、娛樂產業上都無法取得前面的名次,在亞洲國家的競爭力上節節敗退。

就像覺得買林鳳營鮮奶也無所謂的人,撿便宜用平價操作的想法,讓我們在國際表現上吃了虧。圖便宜犧牲了節目品質,圖便宜犧牲了運動選手的努力和資質,我們陷入了平價的迷思,以為撿了便宜,但其實失去更多。

我在北京時,朋友說大陸人還算可以聽台灣人說話的口音,(雖然在那裡台灣人被誤會成為都是頗有錢的人,在北京坐計程車,4台車有3台都多繞路,繞路的情況其實和台北差不多)北京人回答謝謝的方式,不是「不客氣」,而是「沒事兒」,這點我也覺得很有趣。「沒事」其實代表了一種迴避爭議的消極態度,好像不管怎麼樣,別鬧出事來就好,有種怕麻煩的隱藏涵意。在北京問路時,協助我們的北京民眾說「因為大家都是同胞,如果你們是日本人就不幫了」,這一番同志宣言,讓我們當場覺得很妙。妙得是大陸人好像並不那麼討厭台灣人,許多大陸人在面對台灣人時都表現出一種對待小老弟的心情,對於台灣人糾結的心情感到不解。

做為一位文化工作者,我其實很希望可以以自己的文化為榮。在我和日本人、韓國人因為工作上互動的過程中,我還是喜歡比較台灣。雖然我欣賞日韓在軟硬體產品的品質和娛樂產業的表現,但我更加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像日本人、韓國人一樣,驕傲地向其他國家的人,介紹台灣的文化、台灣的產品。

我聽過一個說法,日本企業要進軍中國,必然要透過台灣,因為中國與日本難解的歷史仇恨包袱,所以台灣在中日關係上扮演的角色,顯得越來越有趣。在工作上,我明顯可以感覺到日本的友善(雖然日本還是努力將福島有輻射疑慮的食品銷向台灣),但不知道是否與日本近年遲緩的進步有關,不知道是否與311捐助有關,如果日本必須利用台灣進入中國,台灣人準備好了嗎?如何能夠不只被利用,還能在其中求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值,總是落後在人民後面的政府,想清楚了嗎?

5.23.2016

青春期偶爾

我們都順利成為青春時期想要變成的人嗎?
所謂的成熟是否就是抱著不完美的自己, 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擁抱自己的過程?
所以現在檢視,會知道自己沒做到什麼,無法變成什麼,這就是現實。

我常在坐捷運或騎機車的時候,看著旁邊的人。
那個大叔,那位媽媽,他們現在的樣子,是他們曾經想望的投射嗎?
如果是,那麼是否擁有這樣順著心意轉變的樣貌,就是一種幸福?
可是這樣的人生,是否缺乏了突變的刺激和生活遭遇的洗禮?
變成只是一種方程式,在寫入公式的第一筆時,就知道所得為何?
這樣的人生還有樂趣嗎?
但,似乎所有人都在致力於此,努力控制,想把自己的人生照著自己排演的劇本走?

如果現在的樣子不是當初年輕時想像的,那麼是什麼改變了他們想走的路?
是生活的重量?還是和每個在地球上的生物一樣,都在忙碌的過生活,為了生存?

有時候我覺得成熟,是自己找到和社會、和自己,可以和平相處的方式。
這個結果得來不易,需要數不完的眼淚、挫折,才能換到一點點點點心得。

小的時候,如果我們把筆拿起來放在嘴裡,一定會馬上被大人喝止。可是長大了以後,再把筆叨在嘴裡,並不會有人阻止,雖然可能摔跤筆插裡喉頭的風險依然存在,可是現在,你必須為自己負責了。小時候不知道危險而這麼做,長大了知道必須承擔的後果,如果還是執意去做,那麼就是一種勇氣。(可能也只是笨而已)

你無法變成其他的人,你想像的人,你以為的別人。
你只能做你自己。
雖然不夠好,可是絕不會被遺棄。

就像生物演化一樣,你只能靜待一切發生。
等待自己的進化。

我不後悔現在的人生。
但不知為何懷念起那份曾經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