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2008

請試著說出五間廣告公司名稱

當你做廣告沒多久,你就會發現一直被問到同一個的問題。
大家都會問你,你現在在哪裡上班。
雖然你難免心裡會想:「你真的了解廣告圈嗎?」,但還是會禮貌地回答,然後收下對方臉上浮現的「沒聽過你的公司」幾個大字。
當然這個困擾不用一兩年就會消失,因為如果你還在做廣告的話,應該差不多會因為日夜顛倒和無止盡的加班被朋友拋棄、家人抱怨,也就沒有人會問你這個問題了。漸漸地,你的朋友只剩前同事和前前同事。但你們聊的,卻也環繞在誰現在在哪家公司的八卦。
偶爾,公司名氣這件事,還是會不幸地在某些場合被舊事重提。比方說,同學會的時候,因為當年大家都是學大傳或廣告或視傳出身的,所以一定會聊到這個話題,但同學記憶裡的廣告公司名單,都是十幾年前的,現在廣告圈的景況倒的倒併的併,情況已經大不相同,但每個人還是認為自己很了,所以你還是需要再解釋一番。
有些時候,別人會直接問你,你是不是在某家上班,事實上,我認為台灣人知道的廣告公司就只有那一家(對,就是奧美)你唸資訊處理的表哥、在健保局工作的英語進修課同學、甚至是你阿姨家幫忙裝潢的師父,所有認為自己和設計傳播相關或不相關的人,都會問你同一個問題,而他們竟然也有同一個答案,彷彿你沒說出那個答案,就沒中獎似地讓在場所有人,包括你自己都落寞起來。
通常你也沒機會解釋。你無法跟對方說,你公司其實排名全國前十大、有不錯的名聲,得獎廣告有些是飛機稿,多半問你的人也只是閒聊,沒必要把話題搞得這麼深。
當然有一天這個問題對你來說已經不是問題了。你對自己的作品已經有評斷,對於這個常以得獎判定能力的廣告界也習以為常,至於只知道奧美的人要怎麼看你,也無所謂了吧。

10.19.2008

如果說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

如果說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請問,幾歲才算年輕人?

最近幫朋友在msn上問工作消息,
結果答案是台灣現在有很多創意人員正在流浪。
這是我原本沒有預期到的結果,
有人回答香港有工作機會,有人回答大陸有,
要求的是高資歷和語文能力,
回過頭來看台灣,幾個朋友也在廣告圈打滾幾年了,
經驗足夠也有熱情丟出新的idea,年紀也才三十幾,
但台灣的廣告公司目前大多只找資淺的copy和art,
曾經代表能力的「資深」二字變成意外的包袱。

當公司創意環境裡大部份是新鮮人時,創意產出就是不成熟的定論未免太偏狹;
但只有少數資深人員去QC,是否會缺乏其他可能的激盪或討論?
雖然剛入門的新人可能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新想法,但如果沒有在較平等的環境上對話,
創意的的產出是否只會變成一連串服從的指令?
而這些新人過了幾年以後,是否也要面對現在資深人員面對的現況,
那麼,一個沒有未來長遠可能的職業環境,還可以吸引什麼樣的人加入?
這些被人事成本考量犧牲的人,又要去哪裡?

似乎公司思想的僵化,並不是來新面孔就可以解決的,
新人有一天也會老,整體公司文化和廣告產出的活化,才應該是問題的核心。
廣告業不容許「老」的存在,但沒有清楚的定義,
是執業人員的年紀老?還是資歷老?
和上兩項相比,思想保守老舊不才是最可怕的嗎?

廣告人應該擺脫這種沒有明天的氣息,
在一直顧用新人的過程中,公司相對也在持續消耗心力和成本做人員的謀合,
資深的人員也應該要調適自己的心態,
曾有一位完稿人員被公司資遣,她私下表示現在工作難找,大家都要新人,
但其實她待在公司多年,對Copy、對AD和AE的態度都是老大心態,
只要是要求她幫忙的工作便會大呼小叫喊累拒絕,
除了轉檔排字以外的工作,其他都不做,
斤斤計較自己為公司付出了多少,忽略了完稿其實也是整個創意工作團隊裡的一環。

雖然說大家沒有在卡位是騙人的,
但如果創意工作只淪為卡位,那麼廣告公司和效率不彰的公務機關又有什麼兩樣呢?
廣告代理商在做的品牌活化,也許應包括自身,
找出問題後,也許會發現要丟掉的老梗不是有形的員工,
可能是老闆的管理決策方法,甚至是廣告公司和客戶長年的合作模式造成的官僚文化。

7.12.2008

理直氣壯的大公司

大型的廣告公司,不只人多,官也多,官字兩張口,通常說得都比唱得好聽。
大公司裡的人也形成一種很有趣的生存形態,把荒謬的事用一種理直氣壯的方式堅持下去,比方說:

1. 因為我們公司大,所以要填的表格很多。即使裡面有幾張的內容是重複的,這也很正常,因為我們公司大嘛!

2. 因為我們公司大,所以事務多,總機要你稍等是正常的,如果你在輸入分機號碼時遲疑了一會兒,你的電話是會被自動掛掉的,麻煩您再重撥一次,謝謝您的來電。

3. 因為我們公司大,所以求職報名總是非常踴躍。因此我必須在你來面試前先問清楚你想要的薪資再決定是否需要安排面試,雖然我還沒見過你,也沒看過你的作品,但請你體諒,我是人事經理,必須第一時間進入正題,雖然這有點不禮貌,但相信你能了解,這是大公司的作業方式。

4. 因為我們公司大,所以要做完整的監控。出入要門卡,當然上廁所也要,但我暫時無法給你門卡,因為高層還在評估中,請您暫時和其他同事借,不然您要上廁所時也可拐入我的辦公室和我借,當然我六點下班後就不在了,我們還有其他同仁過了一年才拿到門卡呢,這很正常啊,呵呵呵~

5. 因為我們公司大,所以成本一定要妥善控制。列印、掃瞄,全都要密碼和特殊手續,也很遺憾您無法使用任何web-mail,如果您有需要,在六點下班前我都可以幫您寄e-mail。不過影印不用,你不知道嗎?我們公司可是很大方、很開放的。

6. 因為我們公司大,所以面試時讓你稍等一下也是正常的。這次等待時間超過了一小時,這其實常發生,因為正在進行中的會議非常重要,相信您也了解的。

7. 因為我們公司大,要和國外總公司報告,所以要填寫Timesheet。再過兩個小時就是最後期限,什麼,沒有人跟你說要寫,很抱歉,這不是我的問題,你現在很忙,我也還是要請你立即填寫,請你寫出過去三個禮拜每一天的工時和個別工作內容、卡號,您不記得細節了,很抱歉,你還是要交,業務沒有開工單,不是跟你們說過沒有工單就不要動工嗎?反正,請你在四點以前交給我,表格要跟誰拿,請你問別人,我們公司大分工細,我不供應表單,請你務必在四點以前交出來,表格要怎麼填,請直接問給你表格的人,離四點只剩兩小時,請你儘快,否則恐怕會影響你本月薪資的入帳。

8. 因為我們公司大,所以IT人員無法到您的座位進行故障排除是常有的事。你不能上網,請e-mail告訴IT,網路修好的時候他也會寫mail通知大家。什麼,不能上網怎麼收mail,很抱歉,這不是我的問題,你可以撥內線給IT人員。

7.10.2008

偶爾也聊點瑣事—關於現在在台北歷史博物館裡的米勒名畫

每次去了歷史博物館看展覽,都會心想下次不要再來了吧。
挑了一個非假日去,排了很長的隊伍,進場看了很多人的後腦勺,但名畫卻匆匆逛過。

我想可能是我的問題,我無法在擠滿人的狀況下欣賞,「拾穗」和「晚禱」兩幅被特別地放在一個廳的左右兩方,所有人如朝聖般走近,邊推擠著邊說著就是這一幅之類的話。

我想這可能是個惡性循環,為了疏解在門外排隊的人潮,所以快速地放人入場,造成館內人數爆增、動線混亂,犧牲了觀賞的品質,然後入場的民眾也因此匆匆離場,而主辦單位也順理成章地放更多人進來,當然錢是進了口袋,每人全票250元,但要租借導覽需再另外付120元,也就是要付將近400元才能得到一個觀展的基本要求,代價並不便宜。

歷史博物館我不確定是個適合舉辦大型展覽的場地。受限於場地的大小和牆面隔間動線,產生出許多零碎的凹槽和ㄇ字型的小空間,只要在畫作前站三個人其實就滿了,如果選擇進入人群裡被迫要被推著走,無法依自己的節奏欣賞;離開人群的主要移動路線又無法接近作品,只能站在人頭後面,作品和內容說明還會不斷地被經過的人們遮住。

我想也許可以使用多種方式來改善,我看過的方法有的單位是嚴格管制入場人數,有的是一律採用預售票的方式,避免現場失去控制,有的是改變展覽的動線和作品數量,我想這也許也可以避免主辦單位荷包滿滿,但像我這樣的觀眾感受卻十分空虛。

終究我也只能虛榮地說:「哦,米勒名畫啊,我親眼看過了」這種膚淺的回答,所以我想在等待別人改善展覽品質之前,我也只能跟自己說,下次,還是不要去歷史博物館看畫了吧!

4.19.2008

日本行—台場MEGA WEB




在台場的青海駅有整座商城MEGA WEB。裡面首先是TOYATA的展示間,但現場還有舞台可以表演,當時正在台上表演的就是河村隆一。戶外還有摩天輪,加上商場的其他購物樓層,是一座可以假日玩整天的娛樂城。



只比真人略矮的白色機器人會定時表演。包括踏步和吹奏都會。



另一個展區展示的Universal Design。展示了許多現有設計的改版更新,變得更好用、更順手。旁邊還有違和傢俱的展示。




在商城另一端的History Garage。現場陳列了各式年份的實體古董車和模型,是車迷絕對會瘋狂的地方。在參觀的同時,旁邊已經有中文導覽員對著一個陸團介紹。

整個MEGA WEB幾乎都有英文和簡體中文的解說,看得出對中國市場的期待。TOYOTA改變只有賞車這個單一目的行為,擴大到全家人都可以愉快玩賞的消費體驗。

日本行—櫻和其他




在上野御徒町車站裡走道牆面貼著的海報。有著復古的味道,畫作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旁邊則有不同作者像是詩作的書法作品。速寫的線條,非常有力地勾勒出描廓。



櫻花正開的上野公園。整個公園有種舊時代遺留下來的氣味,櫻花像是樹稍的積雪,以新雪覆蓋在陳年的土地上。



走出Hotel不遠,旁邊大樓邊的空地。在路邊發現的美景,在櫻花開的東京,像遍地都有的黃金。



其實我並不是因為櫻花開而去東京,但櫻花盛開之美的確很使人震撼,柔美但又有力度。不管是不是浪漫的人都會感動,平時像是等待一樣,在花季時終於感受到CLAMP漫畫裡描述的絕望與美麗。


在上野拍攝到的店家。木門給人一種懷舊的感覺,店主看起來是上了年紀的人,店內堆滿了各式商品,到了晚上,還會把一台車停進去,而且不止一家店這麼做,照片裡就是晚上閉店後的店貌。沒有鐵門和店內停車的作法,都是台灣的店家難以想像的吧。



東京人衣著俐落,像這樣的長風衣,可能是台灣的銀髮奶奶的衣櫃裡不容易出現的衣著風格吧。




都電荒川線的電車。荒川線是東京都交通局唯一保留下來的路面電車,我從Tokyo Metro的王子站上車,在近JR大塚站的大塚駅前下車。可以看到沿線的風景,車上的乘客以老年人和觀光客居多,可以感受和一般東京鐵路系統截然不同的緩慢步調。

日本行—被看到的廣告

從建築物和廣告作品來看,我覺得東京人的美學素養應該是成熟的。

所謂的成熟倒不是動不動要搬個名家大師出來,而是不管是平面的、立體的物件的呈現方式,表達出來的美感。

在台灣,你可能會看到很恐怖的招牌或看板,它們多半只能達到一個功能,就是引人注意(因為可怕地難以被忽略),或是在海邊風景區就要放一個大型的鯨魚像,而且那隻魚還要彎曲著尾巴笑著,常常為了突顯主題而在環境或畫面裡置入太具象、未經消化處理的元件,或是太貪心放入太多的元素,又為了在雜亂裡強調主題而使用非常突兀的色彩或誇張的照明。

但東京人的確是懂得減法的美學。就像數學一樣,我們先學習加法,而後學習減法,我非常希望普遍的台灣人(尤其是握有預算的客戶們)也可以了解less is more不只是句熟稔的口號而已。

東京人的藝術活動能量豐富,他們和設計的接觸也頗為頻繁,因為動漫悠久的文化歷史,和對青春的著迷,他們較能接受圖像或可愛的表現方式,我認為相對來看,這也影響了他們對於線條的使用和敏感度,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和食的飲食習慣,他們的色彩搭配協調性都不錯。




不確定是否是一間即將開幕的Nike專賣店,內部仍在施工,外牆的包裝手法很有創意,讓運動不只是生理上的,還有思想上的選擇。維持東京一貫的井然有序,一點工地的味道都沒有。



一間位於下北澤的舊書店。簡單的招牌,就很有味道。



下北澤的Adidas專賣店,一大片牆面只出現brand template,核心的三條線作識別。



下北澤的一間食堂,招覽顧客的展示方法。



另一處工地旁的告示,幾乎等於只放logo而已,單純地構成了有設計感的畫面。



往原宿方向的車站看板,這樣的風格即使在台灣的藝展或設計展,要成為主要宣傳物的主視覺,可能不大容易。



原宿一間皮包專賣店的櫥窗。



車站內的日本職棒巨人隊廣告。



車站前的燈箱廣告。



往台場方向的電車裡的車廂廣告。富士電視台把全日本各地的名產用貌似Q比娃娃的人偶來扮裝,呈現一種可愛又搞笑的趣味。



摩斯漢堡的燈箱,食品和化妝品的product demo是日本人非常擅長的強項,左邊的動感呈現出產品的好吃感,結合右邊的在地自然生產,即使不懂日文也可輕易收到新鮮美味自然健康的產品訊息。



在東京常見的表現手法,各式Graphic作品,表現各種各樣的tone。在燈箱、傳單、書籍、立牌上隨處可見。

日本行—六本木Hills、Midtown、國立新美術館

六本木這裡新開發的建物和商城已成為東京新的地標。

包括六本本大樓和裡面的森美術館、旁邊的朝日電視台,另一個方向一邊是新蓋好的中城,一邊是國立新美術館。

我覺得東京人和藝術的接觸機會還蠻多的。在國立新美術館正好遇到了展出莫迪里亞尼的作品,後來在森美術館也有包括荒木經惟等藝術家的主題聯展。在Midtown裡還有Suntory美術館,藝訊顯示本月稍早展出羅特列克的畫作,月底還有畢卡索的展覽。



國立新美術館的外觀。整體建物頂部流線型的設計,每個角度觀看都有不同的美。



美術館外的山坡,草皮呈現不同的顏色,就像油漆桶倒上去的,紅、綠、和粉紅,意外地協調了原本對比的色相。櫻花是蛋糕上的糖霜,有絕對重要的點綴加分作用。



左方的圓柱體上方是三樓的餐廳,當時配合莫迪里亞尼而特別推出了義大利菜單。右方是三個樓層,裡面包含各個展間,收費的方式也很有趣,依展題售票,每個展間入口前都各自售票,不像台灣,多半是買票參觀整館的收藏。整個內部結構會使人感受到粗壯的力道,但透明的玻璃牆面又有對比的細緻感。




美術館內除了展間以外,是開放拍攝的。上方是一樓的休息區,和另一個休息區相同,名家設計的椅子都十分大方地開放乘坐。



往美術館的路上,看起來很乾淨現代的空間,沒想到是個加油站。



從Midtown的橋上向下拍攝。



剛好碰到三宅一生監督的「XX1st Century Man 21世紀人」開展首日,21_21 Design Sight是個在Midtown後方的獨立空間,包含一樓和地下室。展覽內容讓人感受到日本對衣著前衛的接受度,和時尚工業與科學結合的無限可能。
四周有著整排的櫻花樹,在許多地方經常可以看到這種結合幾何的現代建築線條和柔美的櫻花,衝突又合諧的美感。



21_21館內不含販售處,但另在館外停有印著Q字的廂型車售賣相關商品。



朝日電視台外牆的電子時鐘,即使在夜晚雨中仍然醒目。



六本木HIlls裡森美術館的展題廣告,日本人對圖畫性的視覺構成接受度很高,這個廣告位於牆面的一個出入門上。

4.17.2008

日本行—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吉卜力美術館絕對是個會讓人開心起來的地方。

我出發的那天下著大雨,JR車廂裡的窗戶起了霧氣,我坐在第一節車廂,右手邊透過玻璃門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駕駛座和車長。同個車廂裡也有家長帶著孩子準備去吉卜力,大家看起來都有點緊張和興奮。到了公車站已經有頗長的隊伍等著去美術館,平時在電車裡普遍沒有很大表情的日本人,這時候也幾乎每個人都笑著和友伴聊天說笑。還有幾位老師帶著國小小朋友前往,穿著黃色雨衣的小學生排成一線,在老師整隊下慢慢地徒步走去吉卜力。

吉卜力讓我很驚訝的地方就是開放和分享。除了館內禁止拍照,以及少數幾區會有禁止跨越的紅線,其他所有東西都是可以摸的,可以玩的。我拿著宮崎駿上色的色稿,和腳本的手稿,身旁的小孩拿著乾畫筆在調色盤上塗抹,我不知道她和我當時是否有著同樣的感動。

像宮崎駿監督的動畫一樣,吉卜力也是他創作出來的世界。你會看到整個動畫成型的過程,從勘景、準備各種山景、樹林、動植物的圖鑑資料,到角色設定、故事flow確定,繪製、製作成film,你可以參與每個過程,一樓有各種展示箱讓你體驗動畫形成的奇妙。

藉由在高速運轉下的曝光,立體的TOTORO就在你眼前跳躍,身旁的日本人不斷發出驚嘆聲,說好厲害,那是一種會讓你離不開目光的表演,把一部份的你永遠留在那裡。

在吉卜力,會真的相信有那個世界。真的有TOTORO、有霍爾的城堡,他們在地球上的某處,只是你不知道在哪裡。和迪士尼的作法不同,吉卜力沒有人假扮成米老鼠的布偶和你擁抱,同樣是擬真,宮崎駿讓你再體驗一次動畫的神奇,他把光影和片格的世界展開成你腳踩得到、手摸得到的空間,你明知道這是他想像出來的,但他用他的魔法讓你信服。

當你走過整個吉卜力的每個轉彎和角落,就會發現在三樓販售處裡賣的所有東西你都認識了。我覺得吉卜力在商業和藝術之間找到很好的平衡。整個探索參觀的體驗,最後藉由購買擁有得到了美好的句點。在商店裡似乎所有人都瘋狂了起來,被母親制止的日本孩童大哭著說我不管,結帳的隊伍也是大排長龍。

出館之後,吉卜力後面的公園也很漂亮。剛好是櫻花開的季節,各式粉紅、桃紅色點出了春季,如果沒有這個花園,吉卜力只是個人創造的地方,但像宮崎駿的電影一樣,大自然有著它自身的力量,這個公園讓人更容易了解宮崎駿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對自然的喜愛,像是他特別選了一個地方,給他的故事和裡面的角色找到一個落腳處可以安棲。

出館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過了中午陽光就出現,四點多的時候黃色的日光斜斜地照著路面,心裡也像是滿載而歸充滿了溫暖。
這是一個同時能使人興奮難耐,又平和滿足的神奇之地。



從一樓外入口處看上去的樣子。中央像鳥籠般的突起是戶外的迴旋梯,向上走就可以到空中花園。




空中花園裡的雕像,是電影天空之城裡面的機器人,很大,小朋友站過去還不到它的腰。由於整個館內是禁止拍照的,所以到了這裡外國觀光客和日本遊客都難掩興奮地和它合照,拍完照片就更是無法抵抗在販賣部賣的小模型了。



背面,非常的寫實,部份殘破的身體露出內部結構,細節的精緻度會讓人佩服不已,它的身上還有長草,就和電影裡最後的情節一樣。



從花園看下去的美術館外觀。左邊鏡頭外還有另一部份的美術館在玻璃牆內。



接駁的公車站的站牌。




車體上有特別漆上圖案的接駁車,車頭前方還有TOTORO的徽章。



館外後方的公園,把人造的世界和自然結合起來,剛好是櫻花開的季節,成為為整個行程加分的美好收尾。



我的出發經驗是:
在行前必須先向東南旅行社預訂美術館入場券,預訂時需要確定前往吉卜力的日期,連出國、回國的日期都必須註明,在出發前十天預訂,另外需要兩天的寄送日期,所以早點訂下來比較好。
前往美術館的當天,建議是一早出發,吉卜力一天只有四個進場時間:10:00, 12:00, 14:00, 16:00,每次進場開放半小時入場,吉卜力雖然場地不大,但多半大家都會在裡面玩半天,所以早點出發可以不必擔心時間慢慢逛。
東京有幾種主要鐵路網絡,像是JR、Tokyo Metro、都營地下鐵…,乘坐JR到三鷹站下車,再下橋到地面搭公車,公車有普通車,也有外表漆上圖案的貓巴士,兩者都可以到美術館。